2011年11月25日

選擇所愛 不要照單全收






文/常玉慧

  在臺灣的英語教學這塊園地,大多數參與者可能都認得或聽說過資深園丁張湘君教授;採訪她的早晨,她正準備下午要為國北師兒童英語研究所的研究生上課。目前,張湘君擔任臺中健康管理學院應用英語系主任,過著臺北、臺中兩地往返的日子,不過也因此,她更深入了解中部地區對英語教育的需求。
 
  張湘君的女兒現在小學四年級,英語程度早已超越同年齡的小朋友,當年為了讓孩子有一口漂亮的標準英語發音,張湘君委實下了一番功夫,在女兒初入全美語幼稚園時,她就把握每天接送女兒的時間,沿途看著街景教孩子英文;由於張湘君主修英語教學,知道要先教與基本生活相關的單字,隨時隨機的教,並且把握再三反覆、不斷讚美、增強動機的三個原則,沒多久,獨生的女兒就會拿起布偶,自顧自的用英語扮起家家酒來了。
 
  那時,張湘君篤信「浸泡式教法」,女兒不但在下課後等媽媽來接時觀賞了許多英語卡通,平日只要發現有新研發或者素質良好適於幼兒的英語影片,張湘君也都想法子或買或借到家裡,製造一個全英語的學習環境。
 
  張湘君建議,在家裡打造英語學習環境時,最好不讓孩子看有中文字幕的影音產品,能選擇英文字幕的最好,如此孩子有問題時,懂英語的家長在旁能立即解說,比較有著力點;觀看時,張湘君會留意孩子喜歡哪一部片子中哪句有趣的對話。日常生活中也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,她發現,孩子吸收能力出奇的好!
 
  看影片學英文雖然有效,張湘君提醒家長絕不能讓電視當保母,幼兒觀看時間也不宜過長,以保護孩子的視力;另外務必堅守「親子共賞」的原則,才能掌握孩子觀賞影片的心理轉折。例如,她記得有一回兩歲半的女兒看「雪人」動畫之後,嚎啕大哭,原來片尾雪人融化,小小年紀不能理解,所幸母親在一旁安慰,幼小心靈才不至於多出一個結。
 
  旅遊也是一個讓孩子學英文的良機,如果事前有充分準備,蒐集資料,讓孩子看看圖片,到旅遊地點後,隨時教導孩子各種英文用語,讓孩子體會換了時空地點,英文的確有其用處,增加孩子的學習動機,就等於為旅遊增加了一項附加價值。
 
  對於屢學英文失敗的孩子,張湘君建議家長,先了解原因,如果是老師或課程不能吸引孩子,就應設法更換老師或上課的地方。

  張湘君自己孩子學英文的過程,就有很多的轉折,這幾年讓張湘君一舉知名於全國的,是她完全不避諱的在媒體披露,親自規畫在女兒身上實施的英語教學實驗「得不償失」││由於當初錯誤的挑選全美語幼稚園,造成孩子種種學習和身心後遺症,以知名英語教育專家的身分,她坦然的向孩子懺悔:「孩子,媽媽錯了!」她更希望全國有志於讓孩子學好英文的家長,不要忽略孩子學習過程中可能遭逢的隱而不見的創傷。
 
  張湘君所謂的「後遺症」,其實在孩子上美語幼稚園一段時間後已逐漸出現,例如思想、舉動都過於西化,與傳統臺灣節慶及臺灣現代社會脫節,或因為語言表達問題受到其他小朋友排擠;也有一些情形是上了小學之後才慢慢顯現的,包括排斥學中文和親近中國文化,痛恨寫字,聽不懂中國兒歌,中西文化嚴重衝突等。
 
  她認為,現代家長普遍得了「英語焦慮症」,總認為送孩子上全美語幼稚園是最好的安排,期望英語教育能對孩子有好處,而讓英文學習占據了孩子大部分的童年,忽視這個階段重要的文化認同與人格培育。
 
  她強調,她不反對在孩子幼兒階段適度接觸美語,但是她很不贊成選擇全美語環境的幼兒園,因為它對孩子身心的影響衝擊實在不小,家長應當好好評估,並深入了解市面上所謂全美語幼稚園、補習班的師資及真相,選擇所愛,而非照單全收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